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112(1 / 2)

加入书签

苏清风寻思了一下,从系统仓库中想要扒拉一些东西,但这些零零碎碎的,几乎都是生活用品。即使是看在张利民送来的厚礼上,苏清风也不可能毫无表示,更何况现在两人关系不错,彼此有心交好。苏清风最终还是把希望放在了系统抽奖上,想要试试能不能出货。经过这么久的抽奖实验,苏清风不能说是毫无收获。他发现了一条经验,在他心底渴望抽奖得到某种类型的东西时,也许、可能、大概……会增加抽到这类物品的几率。但这种概率并不高,总的来说,还是看脸。苏清风放下手中的瓜子,突然做出了一个,在张利民看来,极其怪异的小动作。他将手碰了碰张利民,然后又看了他一眼。哥们,见证你运气的时候到了。第一次,破旧的丝瓜瓤子。第二次,缺失了半个的鸡蛋壳。第三次,一条看不出颜色的头巾。苏清风面色不变,继续抽奖。第十五次,十斤富强粉。……第三十六次,淮扬菜《三套鸭》的教学投影。这个奖励,倒是让苏清风颇为感兴趣。只是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和张利民讲话,没有露出丝毫异常。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来了,就在下一次,苏清风终于从系统中,抽出了他想要的东西。一把简易的木质弓弩,以及配套的竹箭,最为贴心的是,在系统投影中,木质弓弩不是全新的,而是八成新的样子,一看就不是临时拿出来的。农村里有不少猎户家里都有弓箭,甚至猎枪,像大一点的孩子,能干一点的,就会自己学点木工,偷偷打造一个简易弓弩,再配上竹箭,杀伤力当然比不上大型弓箭和猎枪,但是用来自保已经算是不错了。值得提一嘴的是,或许是前身是个傻子,时常被邓小雅欺负,性格倒是十分内向,经常窝在房间里,打磨木艺。所以当苏清风把这个半旧的小型弓弩拿出来的时候,就连苏四卫和白静,都没有过多的诧异,只以为是苏清风以前的存货。倒是张利民,他看上去精明能干,做事果断,但真混熟了,却感情丰富到不行。一把弓弩和竹箭,就把他感动的不行。没办法。以前送礼,都是给领导送的。能得到回礼就不错了,更别说是那么贴心的。正儿八经得到回礼,这还是第一次。他俩称兄道弟,这礼物一来一回,言语热络的不行。二姑夫钱源待在一边,眼馋的要命。要是他能和张利民搭上关系,别说是混成苏清风和张利民那样了,就算只是泛泛之交,但只要蹭点张利民的人脉和关系,那他往上爬的机会,又大大高了一截。只可惜,苏清风和张利民聊的东西,根本不是他能插进去的。像什么省里的几个厂的之间的故事和动向,这些倒还好,打听一些,总算能打听出来。但是像什么省城风光,各省的风土人情,张利民知道也就算了,苏清风这家伙,年纪这么小,又是怎么知道的?钱源就算是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至于最后张利民和苏清风聊起各种美食的做法和滋味来,钱源除了听着默默吞口水,其余的,竟然插不进去一句话。苏清风前世虽然受过完整的教育,但是在这个年代,他就是一个认字的半文盲。张利民自己也是个学渣,对什么文学诗歌根本不感兴趣。钱源如果念什么口号,他俩还能跟上几句,要是说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么张利民和苏清风只能讨论走地鸡脱骨的一百零八种方法。眼看就到了张利民快要走的时候,钱源面上从容淡定,但是时不时闪动的眼神中,还是透露出焦急的情绪。苏丽梅坐在一旁,也有一种如坐针毡的尴尬感。她早就想走了。可是钱源不知道发什么疯,就算丢脸,也要想尽办法留在苏清风和张利民身边。明明插不进两人的谈话,还非得装模作样地在那点头,好似和他们混的很融洽一样。但偏偏慑于钱源平日在家里,作为一家之主的威严,苏丽梅也不好意思就这么走了。倒是家里的其他人,对于钱源的脸皮厚度,又有了新的认识,但同时,又忍不住感叹。其实很多时候,能混出头的,偏偏就是这种人。张利民嗑瓜子磕的有些口干,正巧,这时候,小老太太就亲自给他端了一碗略显褐色的水过来。他赶紧接过来,抿了口,结果差点没被齁死。

但是张利民表面上却没露出其它的神色,这个时代,待客的时候,能给你一碗红糖水,那就是最高的待遇了。没瞧见家里俩姑爷,都没有这种待遇吗?苏丽梅一看到这碗红糖水,争强好胜的性子又上来了,想要说啥,但看到张利民带来的那么多东西,心里又有点虚。她刚刚,可是空着手来娘家的……苏丽梅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这有啥办法?家里处处都是开支,柴米油盐,哪个不需要钱和票?当家不知柴米贵,像他们这种普通人,想要过日子,只能精打细算地过。于是,好好的初二回娘家,张利民愣是凭着一张巧嘴,成为了老苏家的风云人物,上至老爷子和老太太,下至逢夏和寄秋,都对这个好说话,出手阔绰的张同志,充满了好感。至于论谁的心情最复杂,那当然还是要属苏丽梅和钱源了。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张利民也觉得给小苏兄弟撑的场子也足够了,抬起脚,就准备往门外走。结果隔壁的动静,引起了他的关注,看到那里的一道人影,他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连带着眉头都不由自主地挑高。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王桂花千盼万盼的姑爷——何前进。只见何前进依旧顶着个油头,把自己捯饬得人模狗样,面对丈母娘的时候,更是恨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