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111(1 / 1)

加入书签

这次,就连真正的老实人,苏大军,也有点不赞同了。“梅子,妹夫,你们话说的好听,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暂且不说农村有没有女儿分家产的事情。就算有,给萍一份,我没意见,但是给你们,我就不得不说两句了。”“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好事,你想要时,就给你,不想要的时候,你再一脚踢开我们。当初是你嫌弃我们家穷,不想养老,要求把聘礼都拿走。行,我们答应了,毕竟没有姑娘养老的事情。”“但是现在呢?梅子,你跟大哥说句话真心话,你把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当什么了?有钱哄两句,没钱一脚踢开,是吗?”苏大军以前从来都没有说过那么长一串话,今天算是超常表现了。苏丽梅的脸色已经是难看至极,也就钱源暂时还稳得住。他脸上依旧是笑吟吟的,“大哥,有些事情,你在乡下,不懂。我直接跟你们摊开说好了。今年,我在学校里职位动了动,变成了教导主任。”“听说盼娣、来娣还在上学吧,以后总得来镇上上学。我们要还是亲戚,自然会多照顾一下的。”一旁的逢夏和寄秋,有些不满地噘嘴。她们改名啦!才不是盼娣,来娣!这个二姑夫还是那么讨厌!说着,钱源又将目光放在苏清风身上,笑呵呵道,“我在镇上中学,平日里接触的人,也有不少大领导,清风也可以多来找我聊聊……”苏清风见他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忍不住怼了一句,“那二姑夫到底认识哪些领导呢?人家叫的出来你的名字吗?”钱源一下子噎住了。他认识个屁。他之前也就一个教语文的老师,平常接触的最多,就是学生,哪怕人家学生中,真的有家世不错,好端端的,那些领导为啥要讨好他,给他面子?除非钱源在哪方面格外突出。但显然,他没有。见钱源不说话,苏清风又是嗤笑一声,“二姑夫,你也别怪我讲话难听。奶、爷的东西,我甚至都没想要,我要的,我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赚。”“但是你们俩,上下嘴皮子一碰,还拿逢夏俩姐妹的学业威胁,然后就准备把好处分走,这……有点不厚道吧?”冯素芬这时候,飞快地接了一句,“清风说的对。”俨然一副头号走狗的样子。反正经过上次的事情,冯素芬就发现了,这个家里,尤其是四房,几乎人人都比她聪明。苏清风看着年纪不大,脑瓜子却灵活,一张嘴皮子更是能说道。她以后跟着苏清风的步伐走,总不会出错。这也算是笨人的生存法则吧。苏清风瞅了一眼二伯娘,得到一个略显傻气的笑容,心中好笑。大姑就抱着点点,抚摸着它长出来不久的皮毛,淡淡地看着这一幕。二妹一直以来都很聪明。可她坏也坏在,太聪明了。对家里人,还要耍弄这些聪明。别看老太太和老爷子不说,只怕今天这桩事情说开后,二老的心也凉的差不多了。或者说,其实以前就心凉了,今天只不过是看清真面目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苏丽梅许是觉得被一个侄子顶嘴,驳回面子,面上不大好看,饭也没吃完,端起先前装好菜的碗,就准备气冲冲地回家。冯素芬很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小声说,“回去就回去呗,怎么吵了一架,还连吃带拿的?不是看不起咱们吗?”说是小声,其实就冯素芬那个大嗓门,跟明着讲话,几乎是没啥区别了。苏丽梅又气又尴尬,想要潇洒地放下碗,再落下一句狠话离开,可又没有那个资本。她、钱源还有一个儿子,看似一家三口,虽然只有钱源一个有工作岗位的,但是除了他们一家人,钱源还要养自己那一大家子。一想到家里有难缠的小姑子,吸血鬼一样的婆婆,和日益捉襟见肘的储钱罐。苏丽梅哪怕觉得脸上都要烧起,还只能拿着手上的碗,碗里夹满了饭菜,高高的,堆起成一座小山尖。就在他们想要离开的时候,小院里突然传来一道爽朗的笑声。“小苏,在家呢?我本来打算初三来找你的,结果初三临时要出车跑次长途,就趁初二有空,就跑来了,对了,没打扰到你们吧?”张利民走进屋子里,看到一大家子人都坐在一起,只是还有一男一女,看上去像是两夫妻的样子,站在一旁,手中还端着一个菜碗。张利民多精明的一个人呐。他看了一眼,就知道只怕苏清风家里又有啥矛盾冲突了。他把手中的走礼打开,然后弯下腰,哼哧哼哧地从网兜里,拿出来一样样东西。先给小苏兄弟撑场面再说。一大包黄沙糖,两罐黄桃罐头,最贵重的应该就是那一瓶茅台。

除此之外,还有桂圆、红枣、金丝蜜枣这类小东西。苏清风看着茅台,心中一颤。他可不能让老爷子把这瓶茅台喝了。这茅台现在买是十四块一瓶,放到后世,甚至有人卖出了十五万一瓶的价格。这哪里是喝酒?这分明是在喝钱!不行!坚决不能让老爷子喝了。不得不说,张利民的这份礼,不可谓不厚,一方面是他家底足,出手阔绰,但是再阔绰,也不意味着,张利民就会大手大脚花钱,就像个冤大头一样。这只能说明,他是真想把苏清风当哥们了。甭管苏清风值不值,从他身上又能认识多少人,获得多少好处,就冲当初在街上,苏清风看见他, 想蹭关系二姑夫见张利民笑呵呵的模样,苏清风有点不放心。这年头,跑长途真没那么容易。其中劫道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尤其这次是从黑省跑到南方去,差不多要穿越大半个版图,这其中要是不遇到点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