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3 / 4)
念大学真的是太幸福了。课程表上不仅白天的八节课是满满的,甚至晚上还有两节课。而在课程表外,林冬梅去晨跑的时候就发现有人开始出来晨读了。至于熄灯后,林冬梅听说有人躲在走廊下乃至厕所里蹭灯看书。
而在课堂上,各位教授们则是恨不得将学生的脑壳打开,好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去。可以说,现在的学生都是幸福的。要知道后世的本科生能有几次机会接触到教授级别的讲课?而现在,每堂课的任课老师都是教授级别。甚至你有问题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去拜访教授,哪怕教授在家里吃饭你都可以找上门去提问。
“我发现啊,咱们文学系似乎不是学来当作家的吧?”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后,赵兰兰若有所为地问道。“反正我这个星期学下来之后,我觉得我还是别当作家了。”
赵兰兰的话其实是很多人对文学系的误解,不管是此时的文学系还是后来统称的汉语言文学系,这个专业其实更是侧重培养编辑、评论家、语文老师等这样应用类的职业。真要去大学去看看,其实其他与文学系无关的专业反而有更多的创作者。
林冬梅后世有个朋友出自汉语言文学专业,用她的话说就是他们专业在他们那届就没有培养出一个作家来。反倒是他们学校最引以为傲的诗人出自物理专业,而最具争议的作家出自数学系。这样看下来,不仅文学系不出作家,甚至文科类都甚少出作家了。
“我们的专业其实是培养我们如何去分析和评价作品,这是一个相当理性的过程。但文学创作则是一个感性的过程,所以你不要将我们的所学套到你的创作中去。”林冬梅对赵兰兰是颇为喜欢的,因此才点了一下。“你如果觉得你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就立刻写下来。等满满积累了足够的素材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了。”
“这个方法真的有效?”赵兰兰立刻来了兴趣,凑过来问道。
“其实很多作家都是依靠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然后再因为某个感悟而激发了灵感,最后才创作出来作品。你对生活观察得足够多且足够仔细后,再有一些阅历来提高你的眼界,那么你就有了创作的源泉。”林冬梅说道,“你可以从散文来练笔。”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的门槛是相对较低的。毕竟所有不属于小说、诗歌及剧本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归类到散文里。哪怕是你小时候写的流水账日记,它也是散文。
“那我试试。”赵兰兰决定果断时间动笔来写点东西。
“别怪我没告诉你们哦。”林冬梅笑着说道,“京城作协旗下有本《燕京青年文学》的双月刊,这是一本专门针对青年作家的文学杂志。你们可以试试哦。”
这算是作协那边给林冬梅的一个宣传任务,谁让京城作协就在全国作协眼皮子地下办公呢?所以京城作协旗下的刊物在全国省市级作协刊物里排名是很不理想的。别说和东海、羊城这些同为一线城市的作协相比了,甚至隔壁的津市作协都能跑来揶揄京城作协几句。
这事情不简单
在学校忙碌了近一个月后,林冬梅终于能够在某个周六下课后搭乘公交车回到自己的家里。尽管有公交车可以搭乘,但是林冬梅到家的时候已经快晚上八点了。
“我回来了!”虽然林冬梅感到有些疲惫,但还是很高兴地站在院门口大声地喊了句。
“妈妈回来了!”周冬宁那清脆的童声是第一个传出来的。
虽然院子里和院门口都装了灯,但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这里的灯泡瓦数并不大,所以隔得远了就只能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大致轮廓。
等到近了,跑在前面的果然是周冬宁。能够和周冬宁比速度的周冬安自恃大哥身份不会故意来争,而周冬平的身体素质是三兄妹中垫底的那个。尽管这些年,林冬梅想尽办法给周冬安加餐。但是先天不足的确是后天难以一下子就弥补回来的。好在周冬平虽然比不过自己的哥哥和妹妹,但比起其他同龄人还是要健壮许多。
“妈妈,我好想你的。”周冬宁一下子就扑到林冬梅怀里,撒娇地说道。
“我也好想你的。”林冬梅紧紧地搂住周冬宁,然后又伸手摸了摸两个大儿子的头。
在学校的时候,林冬梅还没有这么想念自己的孩子。毕竟学校的功课已经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所以林冬梅还能心理暗示自己,自己和孩子都在一个城市,没什么好想念的。现在见到自己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和他们居然分开了快一个月。
“好了,快别缠着你们妈妈了,你们妈妈还没吃饭的。”此时周晓也迎了出来。
三个孩子都很听话,周冬安和周冬平没有再缠着林冬梅,而周冬宁也从林冬梅怀里跳了下来。在孩子和丈夫簇拥下,林冬梅到了正房的客餐厅。
“你们都还没吃啊?”林冬梅看到桌子上的菜,有些惊讶地说道。“我不是打电话回来说过么?我回来的时间可能比较晚,让你们先吃了再说。”
“能晚到什么时候?好不容易全家能聚在一起吃饭,干嘛还要分开?”周晓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