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腰悬剑诤臣柔事主口诉情明君喜从卿(1 / 16)

加入书签

天子堆叠的黑衣落在地上,捧出白净的胴体,小腹显现的朱纹勾勒出地母恩赐的子宫,简洁而神圣。

天子似乎没想到余至清会主动解衣,乖乖坐着仰头看他,忘了还抓着他的手。

天子登基后理政刚毅果决,雷厉风行,就连成婚的大事都单刀直入、干脆利落,现在仰头的神情虽有一分单纯,不过既不羞怯,也不急切,更多的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余至清的目光柔和起来。他性子直率,严于律己,在朝中以鲠骨直谏着称。不过天子年轻聪明,又隐隐表达爱慕,他想,既要同床共枕,总得温柔一点才是。

余至清无甚经验,想到自己年长应尽引导之责,也不忍让天子折节求欢,低声道:“臣得罪。”当即单手将天子抱了起来,放在床中央。

天子顺从地任臣下安排,只悄悄放开手,转而把两根雪白的臂膀挂到了臣子肩上。

余至清虽下定决心,望着天子白皙的玉体,一时踌躇,不知从何下手。

天子用微凉的手指轻轻抚了抚臣子后颈,抬手从枕下摸到一只玉瓶,一边递给臣子,一边低低说道:“香膏在这里。”

天子准备润滑时不害羞,在臣子面前暴露这种准备却有些害羞,才说了一句,红晕已经从脸颊一路烧到了全身。

余至清接过这新鲜玩意儿,先试着用手取了一点,只觉指尖冰凉滑腻,沁出水泽草木之香,于是在手心揉了揉,好让香膏回暖,这才抹在天子腹部的朱红神纹上。

香膏滑腻,天子玉体细腻更胜一筹,触手生温,在小腹勾勒出水淋淋的子宫纹样。

余至清清楚看到,他触碰天子时,青年的小腹轻轻颤了颤,但天子硬是紧紧抓住身下锦被,一动也没动。

他倍感怜惜,于是低头轻轻吻了吻天子侧颈。

天子年轻,意外受了意中人一吻,心下激荡,阴茎忽地竖起。

即使知道天子心怀爱慕,余至清也没想到,一个轻飘飘的吻就能让天子如此失态。

余至清素来直言不讳,此时不欲令君王难堪,也自然有他的办法,便开口转移注意力:“臣与陛下无甚私交,蒙陛下深恩爱重,不胜感激惶恐。”

天子抬眼看他,知道他并不惶恐,只是婉转询问天子爱慕从何而来,若天子不愿回答,也可用一些虚浮的赞扬推脱。天子想,原来先生这样耿直,也会变通;又想,先生言辞婉转是为了不让朕难堪……可真是温柔。

天子不愿敷衍,斟酌一下后回答:“昔年皇姐昭怀太子欲立新政,向父皇举荐先生,欲以先生教导众位皇子,以彰先生之才。”

余至清愣了一下,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皇姐亲口向朕说,先生坚如石,洁如玉,勉励朕向先生就学。”

余至清忆起过去,说:“臣当时年少,太子想重用臣,就要为臣扬名。”

天子叹了口气:“是啊,皇姐见群臣不曾反对先生为皇子师,认为大家已知先生之才,朕还没有入学,皇姐就把先生调去户部改革税赋,朕苦心盼望良久,最终也没见过先生一面。”

原来当时的小皇子曾经期待跟随余至清学习,可惜缘悭一面。余至清想起旧事,真恍如隔世。

“皇姐为国事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皇兄登基后,亲信奸佞,贼臣乱政,皇姐的新政多被废止。朕时为藩王,欲守皇姐之道,又被皇兄猜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得贿赂奸佞、奉承小人,满目萧然,孤苦无依。朝野上下畏昏君而惧奸臣,不敢言皇兄得失。只有先生屡次上谏,几次遭贬也不改其志。”天子感慨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朕每遇挫折,总以先生之德勉励自身,只要先生仍在,吾道不孤。”

余至清道:“此臣本分。”

天子凝望着他,知道他是真心实意这样想,于是更加动容:“后来皇兄被夷狄抓去,先生救朕于乱军之中,血染锦袍,朕夙夜不忘。正因你我无私交,先生舍命救朕,劝朕登基为帝,又请朕下旨废皇兄帝位,世人皆以为先生想拥兵自重、大权独揽,朕却知先生所计,不过为国为民。”

天子越说越动情,握紧了余至清的手:“先生以臣议君,若江山稳固后,朕以此问罪,兔死狗烹,先生又该如何?朕知先生不是没有顾虑,是国难当头,甘为社稷舍生忘死。朕年少先生二十年,可先生所作所为,朕及天下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危难之间,方知皇姐识人之明,先生为人之贤,朕恨不能与君同时,恨不能与君共进退。先生坚如金石,洁如水玉,孰能不怜、孰能不敬、孰能不爱?!”

余至清回望天子,天子登基后也几次表现信任,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令他心中震动。

如果天子只说因救命之恩动情,余至清理解,但不能感同身受。他素来坦坦荡荡,清清白白,觉得自己恪尽职守不为功,举手之劳不言谢,以至众人敬而远之。可是天子实在太了解他了。天子不是在回答,是在剖心,是在剖开两个人的一片丹心。君臣之心是一样的。天子爱臣子坚定,是因为天子坚定;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