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 第227节(2 / 3)

加入书签

种事她也不好麻烦儿媳妇,只能拜托女儿了。

夏母这还是第一次开口求人,说完就忐忑地望着女儿女婿。

还好,陈寄北并没有表现出反对,而是看向了夏芍。

倒是夏万光媳妇儿很是不安,“不、不用了,我们在家挺好的,不用麻烦。”

“我觉得可以。”夏芍并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复,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好也让嫂子跟大鹏秀秀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只有见识过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人生有无数种可能,眼前的困境不会困住你一辈子。

如果夏万辉不走出来,怎么会有今天。如果夏母不走出来,至今还是那个看儿子脸色过日子的农村老太太。大鹏和秀秀还小,不能真困死在夏万光手里。

只是这样一来,夏母就非走不可了,夏万辉脸色并不是太好看。

夏芍见了,就起身叫了他,“万辉你跟我出来一下。”率先出了门。

部队招待所离部队不远,远远还能听到新兵训练喊口号的声音。关里的冬天并不算冷,夏芍轻轻哈了口气,看向弟弟,“其实当年我把咱妈接走,就没准备让你接回来。”

接母亲过来享福就是夏万辉这些年最大的动力,支持他走过很多艰难,闻言他不禁一愣。

夏芍又看向远方干净的天空,“婆媳关系本就很难处理,何况你媳妇还有娘家。我不同,接咱妈过去本来就是你姐夫提出来的,你姐夫也等于没有家,咱妈就是他妈。我当初那么说,是因为知道咱妈不会同意,也想你有个动力,能走出来。”

说到这里,她眉眼弯弯,语气里多了分骄傲,“你做得很棒,非常棒。”

对夏万辉来说,夏芍这一句,抵得过别人的千句万句。

他也不是想不到这些,只是有些信念支撑了他太多年,久了,也就变成了执念。

军帽下他目光略过夏芍的眉眼,突然有了些释然,“那说好了,等我和宋雅有了孩子,你可别不让咱妈抱孙子。”

“一定。”

夏母不走了,最高兴的莫过于承冬和半夏。

最犹豫的则是夏万光媳妇儿,夏芍知道她没主见,干脆跟陈寄北回去帮他们收拾了东西。

听说老婆孩子都要走,夏万光很是吃惊。这几天就他一个人在家,家里已经乱得瓢朝天碗朝地了,他要自己弄饭,还要自己喂鸡喂鸭,也不知道家里哪那么多活。

然而这次夏母难得的坚决,旁边还有陈寄北虎视眈眈,最终人还是走了。

望着空荡荡只剩自己一个人的家,夏万光突然有些茫然。

元旦后第三天,一行人浩浩荡荡返程,不仅没从五人变成四人,反而扩充到了八人。

刚结婚的小夫妻亲自去火车站送的,宋雅还塞了本日语词典给夏芍,“我妈在书店上班,我看家里好像有人学日语,让她帮着弄了本,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书店上班的员工都有票,能买到一些内部书籍,这个在江城还真不好弄。

夏芍道谢接过,装进陈寄北提着的包里,夏万辉送他们上车,下车前突然往她手里塞了什么,“咱嫂子的路费。”

夏芍刚接稳,他已经挤开人群下了车,大步走远了。

身形娇小的宋雅就和他并肩站着,朝车上挥着手,看起来的确是一对璧人。

走出好远,夏芍才望向手里的东西。

一共二十张大团结,别说来回的路费了,夏万光媳妇儿带着孩子住个大半年都够用了。

夏万辉一点没变,还是那么贴心。只是比起十年前,有了担负更多的能力。

夏芍他们回去没多久,就收到了夏万光的来信,问老婆孩子啥时候回去。不到一周又是一封,好像邮票突然不要钱了。

夏万光媳妇儿有些坐不住,“这都大半个月了,要不我们回去吧?好过年了。”

“回去干吗?他不觉得你们在家就是吃白饭吗?这回没人在家,让他自己干。”夏母开了门去叫院子里的几个孩子,“秋千别荡了,进来暖和暖和。”

几个孩子鱼贯着跑了进来,就连向来胆怯的秀秀脸上都红扑扑的,看得出很是开心。

夏母就拿了孙清交给她的活计继续做,“以前都是自己做,也不知道,到了东北这边才发现他们这好多女人都上班,这衣服要是做得好,也能挣钱。”

夏万光媳妇儿也没想到,“做衣服能挣多少钱?”

“他们这都是用缝纫机,做得快。一件上衣一块二,一条裤子八毛。”

夏母刚说到缝纫机,就见厨房门一开,陈寄北搬着个东西进来了,直接搬进了她这屋。

她有些意外,“这啥?”

“缝纫机,给你做活用。”陈寄北拆了外面的纸壳箱,竟然真是台缝纫机,还是最好的上海牌。

夏母吃了一惊,“这得不少钱吧?”

陈寄北却决口不提钱的事,“省的还得去隔壁借。”直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