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被退婚后我嫁给了年代文大佬 第70节(2 / 3)

加入书签

被人看到类似的场景不是第一次了,可这还是第一次,空气中多了些尴尬以外的东西。

好半晌,陈寄北才望向夏芍,眼前又浮现出夏芍粉面微酡的模样。

没等他开口,夏芍飞快溜下了炕,“我去给你拿西瓜。”

好像再晚上一秒,他就又要跟自己探讨一下一个小时的问题。

夏芍也是能装乖,不多会儿真端着盘西瓜进来了,东西往炕上一放,装模作样拿起了连环画。

陈寄北看她一眼,又看她一眼。

起先她还是故意装不知道,看着看着竟然真看进去了,甚至习惯性去手边摸瓜子,没摸到,又把小手收了回来。

陈寄北脸冷了,汁水丰沛又清甜起砂的大西瓜吃在嘴里,也吃出了不爽的味道。

他绷着脸咬了一口,再一口,直到……

夏芍听到动静不太对,“你怎么连西瓜皮也吃了?”

陈寄北低眸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确啃到了瓜皮,一僵,“西瓜皮去火。”

这个解释倒也说得过去,夏芍点点头,“那这些你都吃了吧。”

年轻人就是火气大,他但凡长了嘴,别整天莫名其妙生胖气,至于要吃西瓜皮降火吗?

夏芍很贴心,第一天直接把瓜瓤用勺子挖出来,西瓜皮拌了个凉菜。吃饭的时候她特地将这盘凉菜放到了陈寄北面前,“吃吧,这些都是你的,我不跟你抢。”

然后一个人吃起了她的西瓜瓤、虾酱炖茄子和韭菜炒鸡蛋。

陈寄北看看对面,再看看自己面前清淡无比的拌西瓜皮,脸色眼见地更不好了。

转眼又是月初发工资,夏芍从财务科领完钱出来,还碰上了老罗。

“罗师傅。”她礼貌地打招呼。

老罗脸上立即露出些笑意,“过来领工资啊?正好,商业局的报价也下来了。”

本来这些跟夏芍一个小临时工说不着,他却特地提了一嘴,“糖馅儿月饼还是去年那个价。”

夏芍一听就懂了,“那咱们车间不是能给厂里节约近千块的成本?”

近千块绝对不少了,两个人一整年的工资呢。

夏芍说咱们车间,而不是某个人,正正戳中了老罗领导糕点车间多年那点集体荣誉感。

老罗脸上笑意更浓,“这事儿还是你提出来的,得给你记首功。回头我抽几个人成立个临时班,试试新式烤炉的效率,你跟你那几个同事都过来,我再看看其他班有没有手把快的。”

夏芍回去把这事一说,郭姐笑了,“那说不定咱们到时不用加班了。”

打月饼任务重,像浆皮月饼这样机器和面机器和馅,表皮也只用烤一遍的,每人每天是一百五十斤的量。比平时多了一半,晚上经常需要加班。

新式烤炉省人力,去的又都是手把快的,肯定能比往年早下班。

王哥来食品厂最早,“现在真是省事儿,想当年别说电烤炉了,电动的传送带都没有,还得用手推。”

“以前还得用手推吗?”夏芍还真不知道这些。

事实上要不是来了食品厂,她都没见过那么大那么长的烤炉。

“是得用手推。”王哥说,“当时除了专门添煤的,还有专门推烤盘的,一天下来全身都是汗。其实不只是以前,现在有些地方的小厂子还在用这种烤炉。前年我被师父派出去学习,就碰到一个。他说他们那地方还没通电,所有东西全靠人工,效率特别低。”

这个夏芍可以理解,她来的时候,关里老家就没通电。

别说老家农村了,江城周边的农村也没通电,各家各户晚上点的还是煤油灯。

离开始做月饼没有几天了,下午还没过完,全糕点车间都知道商业局的报价已经出来了。

周雪琴一改往日的沉郁,走路都带风,看得郭姐直在背后纳闷,“她怎么这么高兴?”

“觉得有机会升回去了吧?”张淑真猜测。

郭姐一想也是,“每年打月饼打元宵才是最考验人的时候,也是最好的表现机会。她以前能升上去,还不是找了关系,又在这两个时候拼了命表现。”

老罗没一棒子把人打死,只是暂时将人撤下去,但能不能升回来,还得看周雪琴自己。

“看来咱们还得使使劲儿。”郭姐朝几人使眼色,“不能让她就这么升回去了。”

没这么个人管着多舒坦啊,要是周雪琴再升回去,他们这些被老罗点走过的八成没好。毕竟他们都见识过周雪琴最难堪的一面,估计早就被周雪琴记在了小本本上。

这边正小声嘀咕呢,每天都提前两个小时下班的牛亮突然跑了回来。

都不用他开口,大家一看他表情就知道,“又出事儿了?”

郭姐更是笑着看了眼夏芍,“不会又是木匠房吧?”

周雪琴才从外面回来,闻言脸上也是一僵,生怕曹德柱又搞出什么丢人事。

牛亮显然是跑回来的,脸通红,人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