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87(2 / 2)

加入书签

在,他压不住那些人。青山村原本就是各个逃荒的人家,一起抱团的。哪像咱们村,出去的时候,基本上认识的人,都是姓苏的。”“在咱们这儿,不仅有大队长、老支书这两根定海神针,除此之外,还有七叔公这样的人。放在以前,那就是族老。他们都发话了,谁能说一句不?”“但是在青山村就不一样了,各家都有各家的小心思。他们想弄集体经济,一个是想和咱们村比,一个也是想多赚点钱。但是集体经济,哪有看起来那么好弄。你瞧着吧,这事还有的闹腾呢。”说完这句话,苏四卫已经闻到锅里小鸡炖榛蘑的香味,他按下想要起身端菜的黎冉,自己跑到厨房,和冯素芬两个人一起把小鸡炖蘑菇给端出来。这一盆菜,可谓是夯实的很,金黄飘着诱人油花的汤汁,上面叉着一个大鸡腿,鸡皮上的毛被处理的很干净,里面的肉质被炖的很软烂,哪怕是最柴的鸡胸肉,但是在鸡汤中炖了这么长时间,筷子一夹,吃到嘴里,仿佛就有鲜美的汤汁炸开,烫的人一哆嗦。鲜!不愧是野生的母鸡。因为母鸡不大,肉质也偏嫩,吃起来的时候,再配上香甜的东北大米,那叫一个酣畅淋漓。苏四卫吃鸡肉的时候,因为吃的快,不小心被烫了一下。顿时,他的嘴里跟炒菜一样,一块鸡肉在嘴里翻来覆去的,同时还不住地呼气和吸气。好容易将这块鸡肉咀嚼咽下,舌尖都有点发麻,但是苏四卫依旧乐此不疲地夹起一个榛蘑,放进嘴巴里,然后又开始在嘴里,唏哩呼噜地炒菜。白静有些看不下去,倒了杯凉水,递给他。苏四卫将凉水往嘴里一灌,这才舒服起来。老太太看不下去,骂了一声,“你是几天几夜没吃过饭了啊?”苏四卫脸皮厚,笑嘻嘻的,“那不是因为娘做的好吃么?”苏清风有些嫌弃,“奶,你以后少给我爹喂食了。你看他脸都圆了一圈了。”苏四卫脸圆一圈,倒不是胖了,只能说是恢复到正常的水准,没有以前那么清瘦了。苏清风说这话,原意也只是调侃。老太太却一本正经地瞅了瞅苏四卫,然后点点头,“你说得对。你爹干啥都不积极,吃饭倒是第一名。不过现在好点了,他对养猪这事还挺在意。今天这顿,就当奖励好了。”苏四卫原本正在埋头苦吃,听到这话,有些郁闷,“娘啊,我这还真是……上不老,下不如小啊。”这话一出,桌面上的众人都笑了起来。就连不怎么爱说话的苏老大和苏老二,一时之间,也是笑个不停。饭桌上,苏家一群人,也开始随意交谈。其中无非就是隔壁会计家,又抠搜了多少钱,闹出啥花头来,要么是知青点的那群知青又吵架了,还有就是村子里的哪家的孩子,又调皮捣蛋,哪家的男人又打媳妇了。谈到兴头上,不免又讲起了养猪厂这事。苏四卫琢磨着开口了,“我寻思着养猪厂好是好,但是想要赚钱,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今天这天我瞅着有些不对,怕是要下雨。还好夏天的时候,咱们村里抓知了猴卖了点钱。虽然后边别的村也在捉来卖钱,但到底还是咱们先挣了笔大的。”苏清风想着这事,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个资料。东北有一种特别的说法,叫做蛤蟆塘。但是这蛤蟆,并不是真正的蛤蟆,而是林蛙。林蛙也叫作雪蛤,在冬天的时候,因为不吃东西了,它的肚子里只有油和籽。林蛙肚子里的油,跟燕窝是一个级别的。在上世纪70年代,东北的一些养殖户就尝试利用天然林环境养殖东北林蛙。养殖户通过利用人造池塘,又或者是天然水域孵化蛙卵、喂养蝌蚪。等到蝌蚪成蛙后,将其放归山林生长,待其秋季下山越冬时,再行捕捉回收。这种半人工的养殖模式,在资料上被形象地概括为——人养蝌蚪天养蛙。苏清风琢磨了一下,就把这事给说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