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75(1 / 2)

加入书签

他又不是真年轻,第一次骤然离别父母。怎么说也是刷了绿漆的老菜帮子,很快调节好了心态,并从中发现了好处。好处嘛……自然就是比家里更自由了,能够在夜晚稍微放开点,发出夜莺一般的悦耳叫声。而不是像在家里一样,因为担心隔壁都有人,父母都在,不好意思……苏清风拉着黎冉的手,回到屋子里,开始仔细观看屋内的陈设。搪瓷杯、热水壶、生活必备的铁锅……这些都是苏家准备的。别看这些东西,听起来上不得台面,但是实际上每一样都是,都是要花费钱和票证的。就拿听起来最土的大铁锅,这玩意当初大炼钢的时候都融了,因为那时候都改吃大食堂了,有大食堂在,谁家还需要铁锅?干脆全融了算了吧。结果大食堂开不下去以后,大家看着空荡荡的灶房,一下子就麻爪了。从苏清风小时候断断续续的记忆中来看,后来家里的大铁锅,还是大伯铤而走险,从黑市中买来的。而除了这些生活杂物外,黎家除了家具外,也带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房间里的一架缝纫机和一款属于黎冉的自行车。缝纫机在这个时候,算是三大件之一。当初听到黎家有一架缝纫机做嫁妆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只不过碍于黎家背后的黎瑞光,不敢说什么,大院里的那帮干部子弟,只能在心里泛酸。甚至有一些流里流气的二代,还在做着美梦,如果他们娶了黎冉的话,只怕那缝纫机和二八大杠,都属于他们了。这该死的苏清风!把大院最后的一朵金花给摘走了!黎冉看着熟悉的二八大杠,刚想要骑上去,在院子里溜一圈,旁边的墙头上,就多出来一个小孩的身影。黎冉显然是吓了一大跳,要不是苏清风不放心,扶在把手上,她甚至会不小心跌倒。苏清风仰头望去,就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子,横坐在墙头,手里剥着榛子,看到苏清风和黎冉后,原本紧抿下压的嘴角,顿时上扬,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清风哥!”苏清风逆着光,定睛一看,这下是真吃了一惊。“江锋?你啥时候跑到县里来了?”现在政策都这么松弛了吗?不对!苏清风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了。江锋才几岁?这个年纪,谁能带他到县里来,还能长期定居?苏清风在这一瞬间,脑中划过了许多想法,最终定格在当初去提亲的时候,在黎家听到的消息。于县长最近在筹备机床研发的事情,急需人才,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动荡,许多有真材实料的老教授和科研人员,都被下放了。一时半会还真难以找到研究数控机床的人才。而这一方面的老教授,苏家村……不正有一个吗?苏清风心中的迷雾骤然散去,走到前面小院子里,隔壁两家,竖起两道篱笆,但是篱笆都不高。就见江锋那一头,唐教授带着笑容,缓缓走出来。他的衣着整洁干净,虽然还是没法和当教授那时候相比,但是比苏家村里的状态相比,还是好了很多。在往左边一看,一行人正巧走出来。里面正是周盛和宋锦绣俩夫妻,后面落下一个林端阳。苏清风看见林端阳那张有些幽怨的脸,就忍不住想笑。黎冉更是微微弯起嘴角。林端阳长腿一迈,就跨过篱笆,来到苏清风面前,将一本略有些陈旧的书册,放到苏清风的手上,他翻开其中一页,发现这居然是一本食谱,而且除了书页上原本的字迹,方便还有如同蚊蝇大小的字体,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注解和心得。这……赫然就是一本被精心保护珍藏,几乎可以算是传家宝的鲁菜食谱!只是苏清风总觉得,自己啥也没干,就拿了这么一本菜谱,实在是有些烫手。别看菜谱看似不值钱,但是如果真的完全吃透,那就是可以吃饭的手艺。有了这份本事,不管去往哪里,至少吃饱喝足,那是没有问题的。“拿下吧。”林端阳拍了拍苏清风的肩膀,“也不是说,给了你以后,我就没了这份食谱。你那一本,是我让宋姐手抄的。”“说起来,要不是你帮了唐教授,引来了他的学生,咱们也不一定会被县长注意到。而且县长原本没想着把我们都接到镇上来,还是唐教授他在背后使劲,才把我们这些人都拉过来了。”听到这食谱不是唯一一本后,苏清风内心,顿时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愧疚感和不舍,立刻就把食谱往怀中一揣,拉着黎冉,大大方方地招呼。

“宋姐,周医生,唐教授!现在半下午的点,要不到我们家,吃点小菜,聊一聊?”要是吃大鱼大肉的东西,这些人还真不一定会来。但听到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菜,再加上他们现在的条件也比当初好了无数倍,听到苏清风的提议,几人没有太多犹豫,就自己带上饭盒,走到苏清风家前的院子里来了。然而这一幕,恰好被这个巷子里的人家看得正着。一个嘴下有一点黑痣的女人,原本正坐在小板凳上,拿着皂荚,搓着衣裳,见到这一幕,神情微微闪烁了一下,随后就冲着隔壁院里的几个女人。“诶,你们看,这群人好像之前就认识!他们来了这么多天,也没想着和咱们拜访一下,倒是一见人家有车接送,看起来背景不小,就巴巴地跑上去……”女人冷笑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真看不起那帮子人,还是心里头泛酸,她手中搓洗衣服的劲头都用力了许多。旁边就有一个头发黑白斑驳,看起来眉眼和顺的大娘,笑呵呵地开口,“荷花啊,你也别总是那么说。都是邻居,互相认识一下,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你难道忘记了,人家周医生刚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