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46(1 / 2)

加入书签

只听得韩志明斟酌开口:“清风啊,做这种东西,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在积攒经验。失败不可怕,怕得就是你因为失败,而没了那股心气儿……”苏清风默默听着。虽然知道,韩志明这些都是肺腑之言,都是为了他好。但是苏清风仍然难免有一种被念紧箍咒的感觉。如果硬要问他现在有什么感想的话……那么只可能是——师父,收了神通吧!好不容易听完了韩志明的碎碎念,韩志明想到自己最近头疼的几件事情,居然在一天之内,都被苏清风这同一个人解决。一时之间,韩志明心中大感快慰,连带着看苏清风的眼神,都是和煦若春风拂面。他想了想,刷刷刷就签字批了条子,递给苏清风。眼看下班的时间也快到了,他挥了挥手,就示意苏清风离开。苏清风却没照做,而是从挎包里拿出一个温热的饭盒,摆在韩志明的桌子上,而后才从屋子里退出去。韩志明看着饭盒,微微一愣,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双手已经熟练地打开饭盒了。里面浓油赤酱的红烧肉,正安静地待在饭盒内,散发着一股诱人的荤香,迷人的炒糖色覆盖在红烧肉的表面,单单只是闻一下,似乎都让人觉得口齿生津。有一种恨不得把红烧肉囫囵吞下的感觉。就连韩志明,自认他本人并不贪恋口腹之欲,但是面对苏清风的招牌菜的时候,还是有一种甘拜下风的感觉。他悄悄夹起一块,放入嘴中,享受着红烧肉一抿即化的口感,随后他就干咳一声,快速将饭盒的盖子口上,妥善装好后,这才转而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家。虽说隔水也能热一热,但是热过的口感,到底是比不上新鲜出炉的。想到这里,韩志明收拾东西的动作,不由得又快了一点。……苏家村。最近苏家村可是热闹的很。先是捉知了猴卖钱,然后大队干部一群人,居然又提出一个他们没听说过的东西。叫……大队集体企业。听他们的口气,说是要办一个养猪厂!嘿。这可就稀奇了。哪怕是大队长和老支书,再怎么支持和宣传,但是村里头还是有不少老人,对这件事情,抱有怀疑的态度。实在是被以前的事情闹怕了,明知道集体经济是集体经济,和资本主义不沾边,但是这种新奇的玩意一出现,他们的。大队长以前扫盲过,认识一点字,惊鸿一瞥下,看到上面的签字——韩志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心脏突然噗通一声,随后就有力地跳动起来了。砰砰的。

好像要从胸腔口跳出来一样。他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猜测,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朝苏清风问出口,“这是……”苏清风甩了甩批条,连带着老支书和大队长的眼神,也黏在上面,左右飘移。“批条子。有了批条子,咱们的养猪厂,也算是走上了半个正规化了吧?”虽然还有其它手续要跑,但是韩副书记都同意了,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村里人不就是害怕被打上资本主义的标签吗?这下了有了领导的认可,想来就能说服大半的人。大队长一高兴,顿时一拍脑袋,“走走走,咱们去晒谷场。”因为是吃饭后的时间点,所以这个时候,还有不少人家在晒谷场乘凉。一路走向晒谷场,大队长的声音,还随之传遍每家每户。等到来到晒谷场的时候,这里已经来了全村七八成的人。苏清风再一次见识到,这个年代的娱乐匮乏之处,连带着这么一点事情,也能被各家的女人当作玩笑,各种流言,传来传去以后,简直连苏清风都难以辨别真假。像什么老支书托人找关系了,大队长认识哪个领导,过年的时候,还去他们家里拜访过,各种传言,那是说得有鼻子有眼,就差是真的了。大队长见底下的人乱糟糟的,哐叽哐叽敲了下锣鼓,然后就喊了一声,“苏清风!你上来说!”嚯!这还是苏清风头一次在人前,显露出来,办养猪厂这件事情居然还和他有关系。一时之间,村里人不自觉安静下来了,想听听苏清风到底是什么呢意思。苏清风也没拿乔,气沉丹田,然后就扯着嗓子:“乡亲们,同志们,我苏清风年纪轻,但是自认为去过羊城,到过京都,也算是有点见识了。”苏清风说到这儿的时候,村里的人,倒是都没有说什么,即便有心里酸溜溜的人,听见苏清风这话,也都默认似的没有反驳。没办法,人家那是真有实力啊!只听得苏清风继续说,“多的话呢……我也不多说了。养猪厂的好处和坏处,这两天大队长和老支书都把嘴皮子都说破了,只要大家衡量就行了。”“只是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干啥事,咱们都得有风险。养猪厂买猪的钱,也是从大队里拿出来。这已经减少一部分风险了。”这话……自然是半真半假的。真正的养猪钱,是几个大队干部凑出来,出资当作股份的。只是这个不能拿出来说。“而我今天要说的,也就是大家这么多天一直犹豫的——这集体经济,究竟允不允许干?”说着,苏清风掏出一张批条。“这批条,是公社韩副书记签字的。他对于我们村,能够大胆尝试养猪厂的想法,给予高度赞扬和认可。同志们,在南下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人。”“他们中,也有来自农村的,有的大队做中草药的集体经济,有的大队办砖厂,我想着,咱们苏家村,山肥水美,怎么就比不过别人了?人家能赚钱,咱们也能赚钱。人家能承担失败的风险,咱们也能!”还别说,这一番激励的话语,倒是真激发的大家伙的兴致。有几个年轻气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