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35(1 / 2)

加入书签

等人齐了以后,一大家子人,就开始热闹地叭叭叭。苏清风给老爷子夹了一块排骨,笑嘻嘻道,“爷,你那有细竹竿没?借我用用呗。”老爷子会木工,竹子之类的,也接触过。细竹竿他倒是有,只是他有点不明白。就见老爷子望了望外面,眉头一皱,“这黑灯瞎火的,你俩准备干啥呢?”苏清风一笑,“捉知了猴啊。那玩意不仅营养多,而且油里煎一下,撒上点盐,就贼好吃。”老太太皱了皱眉,“还得用油,多抛费啊?”说着,她转过头,“老头子,你给他们哥几个都弄一根吧。这要是不给他们抓几次,成天就念叨着这个了。”这话一出,饭桌上的人纷纷侧目。就连苏三阳都有些咋舌。他可是记得,自己小时候,老太太可不是这样的。难道说……隔辈宠、隔辈宠……就是这个道理?钱风和苏清风对视了一眼,原本关在房间里,写了一天算术题的他,忍不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就连他苍白的脸颊,都微微泛着红润的光泽。就连苏清风,都可以轻易地发觉,他眼神中的兴奋。只是话还没说完,苏丽梅又发话了,“小风啊,你晚上也别跟哥哥们出去玩了。就你这么小的年纪,能干出啥事来?到时候还是给哥哥们添麻烦。”“现在晚上睡前,你多学习学习,娘到时候给你热杯羊奶,好好补一下脑子。”钱风听到这絮絮叨叨,满是为他好的话,眼神一点一点黯淡下去。苏清风都无语了。“二姑,就这一两年级的东西,能学出什么屁来?你让小风学来学去,都是一些重复的东西。要我说,你还不如让他跟我们出去玩。”苏丽梅心底不满,但是说话的是苏清风,她面上丝毫不敢露出了,只能讪笑,“我这不是想让小风多学一点吗?不然为啥人家能考一百分,他就考不到?”苏清风笑了,“那二姑你读书的时候,能考到吗?”苏丽梅心中恼怒,脸上更加讪讪,“我……我没读过书。”准确来说,是苏丽梅不爱读书,当年读了几天,就不乐意读了。“二姑没读过书,还是不要随意开口指导了。读书这活,得专业的人来办。你觉得表弟不行,你咋不去学校里问问老师,问他们到底觉得表弟学得行不行。”苏清风说完,看向一直不说话的钱源,微微一笑,“二姑夫觉得呢?”钱源能说啥?他能说自己白天上班累死,回到家就万事不管了吗?横竖小孩子在家学习,怎么着也比出去玩好。但是面对苏清风,他顿时就换了个话风。“我觉得出去玩玩也不错。有句话叫啥,劳逸结合嘛,呵呵……”苏丽梅听到话,这下彻底不吱声了。苏清风和钱风对视一眼,悄悄在桌底下击了个掌,悄无声息的。钱风高兴的在半空中晃荡着他的腿。晃几晃几的。吃完饭,老宅里跑出一堆孩子。大的有像苏清风、苏元刚一样的,小一点的则是苏元铁,再小的嘛,就是苏逢夏、苏寄秋和钱风了。至于大姐苏映春,因为快要结婚了,老太太怕黑不溜秋的,在哪里磕磕碰碰,脸上留疤了就不好了。为了抓知了,苏清风准备了好几个塑料袋,还有塑料瓶。其中还有一个超级神器——透明胶。捉知了的时候,捉的是若虫的阶段。这个时候,知了猴呈现金色,有点像金丝猴,所以得名知了猴。这个时候的知了猴,从泥土里刚钻出来,需要顺着树干,爬到树上,研究飞翔的方式。苏清风采用的是双管齐下的方式,打算划分出一部分人,在树干用竹竿套知了猴。另一部分的人,则是用透明胶,缠在树干上,黏住知了猴。相比起普遍的竹竿,苏清风有预感,自己的第二种方法,将会成为捕捉知了猴的大杀器。黑魆魆的夜色中,只有窗户内油灯的光影透露出来,这时候,大家伙都没睡,但是为了节省,有的人家干脆不点油灯,就这么乌漆嘛黑的,在院子里乘凉。苏清风开始四处摇人了。“虎头!刚子!小花!捉知了猴去!”

说着,苏清风手中拿着俩手电筒,口中又咬着一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行走的大灯泡。被他这么一叫,原本安静的村子里,都慢慢开始活泛了。不少孩子蹲在篱笆口,见到苏清风过来,就在哪喊,“清风哥,我能跟你们去抓知了猴不?”苏清风一看。嘿。还是个小姑娘。他调侃道,“可以呀,别吓哭就行。”那小姑娘就腾得站起身来,“我才不怕。我连菜青虫都敢捏死。”好吧……这年头的农村娃确实剽悍。不能因为是女娃就小觑她。虎头站在苏清风身边,闷声闷气的,“清风哥,你说去哪,咱们就去哪。俺都听你的!”苏清风想了想,带着那么多小孩,没敢去山上,要是真折腾出事情来了,那就麻烦大了。“我记得村里有几颗梨子树。”虎头皱眉,“那几颗梨子树结出的果子,又酸又涩,有啥好吃的。”旁边的女孩瞥他一眼,“笨!咱们又不是去吃梨的,是捉知了的。”马立刚和马小花站在人群中,没说话。自从马成功出事以后,他们俩在村里人眼中,存在感就低了很多。但是苏清风不经意一瞥,就发现这俩孩子,除了瘦了一点,皮肤黑了一点,精气神倒是不错。甚至比马成功在的时候,还要好一点。他想到自己在村里经过时,村口大娘说的闲话。自从马成功没了,蔡小琴每天也浑浑噩噩的,每天一日三餐,就搪塞一口,上工的时候,要么就是镰刀划伤了,要么就是和其他碎嘴娘们吵起来了。这也就意味着,现在马家全靠俩孩子撑着。马成功哪怕死了,在村里的口碑也不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