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23(1 / 2)

加入书签

杜玲看着大儿子,那是满脸的放心。只是当她把目光,看向躺在床上,半眯着眼,脸上盖着一本小人书的苏元铁,杜玲就忍不住再次忧虑起来。她尝试着缓和语气,“元铁啊,这次去见你奶奶爷爷家,你可千万收着脾气。你奶你爷要是不小心提到了……你的脚,你也别生气。他们也是 三伯娘上门来了眼看日子转瞬即逝,今天,也正是苏三阳出院的日子。这些日子来,老苏家一群人,忙得脚不沾地。平时不仅要上工,还要照顾苏三阳,本来苏清风有时间,但是苏清风这段时间,也被拉去复工上班了。所以一时之间家里面人手紧张。但是对于苏家人来说,这种忙碌,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的。苏清风这段时间,也在踅摸菜谱。苏三阳住在胶东,所以口味上,一般都偏向鲁菜,苏清风这些日子里,晚上的时候,一般都是练习几道鲁菜。除了之前最拿手的九转大肠外,他还根据时令,学会了清热败火的绿豆南瓜羹、萝卜丝饼和有名的青岛炸酱面。苏清风因为是国营饭店主厨的原因,刚好今天剩下了一块牛肉,饭店里几人分了分,大家都喜滋滋、悄咪咪地提了块牛肉往家里走。苏清风则是盘算着牛肉能做什么菜,思绪飞转间,他最终敲定了牛肉的最终去向——黄焖牛肉。黄焖牛肉这做法,在这个年代,如果不是国营饭店里,还是很少人做的。只因为其中的一个步骤就是,上“浆”穿衣,再就是下油锅炸黄。最后才是所谓烧、焖。尤其是其中的香料和酱汁,都十分考验厨师的基本功。苏清风大略一想,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番步骤。大概就是,香油烧热,下入八角、葱段、姜末、蒜末煸香,还要加入绍酒、高汤、酱油。说实话,高汤虽然有点难弄,但是可以用荷包蛋煮水,煮出类似的高汤。但是绍酒……也就是绍兴出名的黄酒,想要在黑省红岗镇这个小地方买到,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现在还是73年,还没到开放的时候呢。不过好在……苏清风钻入一个无人的地方,出来的时候手上提了个酒坛子,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不知道的人,甚至可能会以为里面都是腌菜腌黄瓜之类的东西。不过只有苏清风才知道,这里面是纯正的绍兴黄酒。说起来,这绍兴黄酒,放了也有一段日子了,要不是想到今天要做黄焖牛肉,苏清风也不会想到,要把系统仓库的黄酒拿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虽然系统抽奖这个功能,对于苏清风来说,有的时候就像是鸡肋一样,可有可无。但是真到了一些时候,抽奖出来的东西,还是能起到一些妙用的。想着,苏清风哼着小调,从自家的砖瓦房前走过,招呼了大队长媳妇和会计媳妇一声。大队长媳妇看到苏清风,以及他手上的酒坛子,不由得一乐,“清风啊,你这坛子挺好看,用来腌咸菜正合适,哪踅摸来的?”苏清风一笑,“别人不要的,我看着挺好,就拿回家来了。”说完,他就走远了。会计媳妇是个精明会算计的,听到苏清风的话,不由得撇了撇嘴,“这坛子会有人不要?这老苏家日子好起来了,这嘴巴里的话,也变得半真半假了。我看苏家这么多人,就这个苏清风最滑头。”大队长媳妇瞥了她一眼,“一个坛子而已,把你酸成什么样了?都快当姥姥了,你还跟苏清风一个小伙子计较什么?”会计媳妇也不是真心不喜欢苏清风,亦或者是老苏家的。要不然,按照苏四卫那个精明程度,也不会把新家放在这两家的中间。就见会计媳妇叹了口气,“我也就是一口气憋着,倒不是真有啥意见。你看到没?苏清风手上那一大块的牛肉,那能吃多少天啊。看他的样子,好像准备今天一天全部造完。”“你别看老苏家闷声不吭的,恐怕暗地里都吃得嘴角流油。”大队长媳妇听到这里,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看到会计媳妇走回屋子里,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能咋办呢?她就算是没读过书,也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大家伙都穷,那没关系。可如果是大家都穷,就你有钱,那就得出问题了。大队长媳妇还好一点,毕竟家里还藏了点家底,可其它人呢?现在看来,老苏家有苏清风拉拔,甚至现在还有苏三阳这个大领导在,但是长此以往下来,村里人会怎么样?可难道要怪老苏家太张扬了吗?除了买了自行车和收音机,这些根本藏不住的事情上,他们显露了一点,其它更多时候,他们都是低调的吓人。这在大队长媳妇看来,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她叹了口气,挎着一筐鲜嫩的绿叶菜,转头回到屋里。屋里面,四岁的小孙子,坐在门槛上,流着鼻涕,看向远方苏清风的背影。等看到大队长媳妇的时候,他就仰起脏兮兮的小脸,“奶,我也想吃肉。”他虽然分不清,苏清风手上的是牛肉还是猪肉,但是在他眼中,只要是肉,那都是好吃的。大队长媳妇鼻子一酸,但是面上却骂骂咧咧的,“肉、肉、肉,哪来那么多肉可以吃。咱们那时候吃草根都过来了,你有蔬菜萝卜吃,已经算是不错了。”……苏家。苏清风来到老宅的时候,却发现只有大姐一个人在打扫家里面。苏映春虽然去了镇上的剧院,但是这么多年来,干家务活的事情,已经让她形成本能,即便是这么久没有经手这些活计,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她还是把家中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苏清风四处看了一眼,有些疑惑,“大姐,家里人呢?咋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苏映春浅浅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