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171(1 / 2)

加入书签

这下子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可不就是会偷偷摸摸地瞧上一眼。苏清风打量着这群外国人,他们的穿着,相比于现在质朴的灰黑蓝三色的衣服,这些外国人穿的,要更加大胆鲜艳。甚至其中不乏有外国男性,外面一件灰呢西装,里面穿着一件薄薄的花衬衫,衬衫底下,再打一个细领结。再加上二郎腿一翘,苏清风马上就想到一个词——二流子!关键是,在大东北这么穿,不冷么?苏清风默默提了提自己的羊绒秋裤。这可是好东西,还是许政私底下因为黎雅的事情来赔罪的时候,特意拿来的。不然如果苏清风想要买这种全新的,还得专门跑到省城去。就见在这群外国人面前,餐车的推销员,有些尴尬地用并不怎么流利的英语,介绍眼前这一个特产。巧合的是,这个特产也是水果罐头。这个推销员,估计也是车上,哪个厂里面,趁着车上的机会,拿出来推销,试试水。一方面,如果打通了列车上的销售渠道,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能侧面反映出外国友人,对于自家产品的好坏评价。只是……这到底是不是“友人”,对于苏清风来说,还存在着疑惑。因为这群外国人虽然脸上带着笑,看上去气氛祥和融洽,但是嘴里面却叽哩哇啦的,用一些生僻的词汇,故意羞辱眼前的推销员。推销员限于词汇水平,听不懂这些话。但她也不是个傻子,即便听不懂,但是从他们戏谑的目光中,推销员还是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恶意。苏清风本以为,在场的人中,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顶多再多一个宋凌志发现那边的猫腻。但是没想到,除了他们两个人以外,居然还有一个人。谁也没有料到,先前笑吟吟好说话的燕老爷子,不悦地皱起眉头,目光正好看向那群外国人。苏清风心中微微有些讶异,但却并不多。一个人的谈吐修养,可以来自丰富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来自完善的教育过程,从现在来看,燕老爷子也许是属于后者。只是即便知道了又如何呢?七十年代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在对待外宾的时候,这群外来客,总有着比主人家还要肆意的态度。苏清风叹了口气,摇摇头,率先离开这里。倒是宋凌志,又有些不甘,想要上前制止这群人。但是很快,他就被一双手按住。这双手苍老,但却温暖干燥,手心和指腹处,隐约可以感受到凸起的茧子。宋凌志这时候才清醒过来。他张了张嘴,又有些颓然地合上了。正巧在这个短暂的间隙,苏清风手中托着一罐被丝巾包裹的罐头,缓步走来。他走到那个快要哭出来的推销员面前,佯装认识的样子,推了推她,“行了行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从现在开始,我说,你翻译,行不?”虽然嘴上说着,苏清风开头的时候,还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面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物,沙发上的花衬衫男子,理了理抹着发膏,进而显得锃亮的头发。前面的刘海处,还用摩丝精心喷洒过,翘起来一个羞涩的弧度。他看到苏清风来了,先是眯了眯眼,然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点燃了手中的香烟,缓缓吸口烟,再慢慢吐出去。烟龙在空气中氤氲,花衬衫男转头朝旁边的胖子,轻笑道,“这个长得不错。比那个华国女人好看。”他仗着苏清风听不懂英文,还冲他挑眉,自认为魅力十足地笑了。苏清风简直日了狗了。 吵起来了!苏清风听到那个外国花孔雀的话,心里面怒骂一声草,面上的笑容却愈发和善。他端起红烧肉罐头,口中逐渐讲解起来。而一旁的推销员,也绞尽脑汁,努力跟上苏清风的讲解速度。“各位国际友人,首先很高兴你们来到祖国丰沃的东三省,这里辽阔的黑土地,不仅养育了我们,还养育出了一大批美食。”那个花孔雀,冷笑一声,继续大声用英文嚷嚷,“美食?就是指他们吃的窝窝头吗?这怎么可能比得上鱼子酱涂抹在三文鱼上,入口咬下的一瞬间,三文鱼的肥厚与鱼子酱的咸香融合在一起的美味!”说完,他就哈哈大笑起来。苏清风笑容不变,这一次,他用的英文有些生涩,但还是用完美的中式英文,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最关键的是,这群外国人,居然也能听懂苏清风的中式英文。只听见苏清风开玩笑似的说道,“窝窝头又怎么了?窝窝头也是面食的一种,而我们大东北的面食,好吃的可多了。”“黄米做的粘豆包,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里面的红豆馅,沙沙的。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酸菜猪肉馅的包子,暄软的面皮,还有里面的馅料,香香酸酸的,还有一股酸菜腌过后,特有的酸爽味道。”“就算是白面馒头、玉米馍馍,有着各自独特的滋味,纯天然,无污染的粮食,根本没有打过药水,带着一股特有的粮食清香……”说到这里的时候,这群外国人已经默默开始吞口水了。他们记得,自己好像是在哈市的国营饭店,看到过酸菜猪肉馅的饺子,但是闻到酸菜的味道后,他们就一阵嫌弃,纷纷不吃。但是……这酸菜饺子,为什么在苏清风嘴里,会这么美味呢?花孔雀皱了皱眉头,“你胡说!我们也吃了白面馒头,也吃了玉米什么的,但就是不好吃。”苏清风正气凛然地站在那里,“不好吃是有原因的。”花孔雀半信半疑,“什么原因?”“因为不是我做的。”这一句话翻译的时候,旁边的推销员略微有些犹豫。果不其然,当她完全翻译出来的时候,那一群外国人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