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154(1 / 2)

加入书签

在苏清风看来,方继东的做法,更偏向于湘那边的本地做法。林明亮平日也会做剁椒鱼头,但是他眼界没有像苏清风那样大,没有走过那么多地方,因此看到这个做法,他就疑惑了。可方继东看上去不怎么好接近,他又是四级厨师,林明亮对待方继东,天然就存在着一股敬畏感。他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戳了一下苏清风,悄声道,“方师傅为啥不放豉油啊?是忘记了吗?”他自以为声音很小,但是林明亮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这个后厨不大,在这空间内,即便是一点点的声音,都能被人发觉。听到这个问题,方继东饶有兴趣地侧过身,看了一眼苏清风,想要看他能回答出什么答案来。苏清风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想也不想,“蒸鱼豉油也是酱油的一种,可以用来调味。但是我想,方师傅的做法,舍去了豉油,就是为了更大程度上,保留剁椒的鲜辣口感,这样的吃法,更接近湘那边的本地口味。”“每个食客,都有自己的口味。而每个大师傅,对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这种做法,对每个人来说,不一定是最好吃,但是真正的美食,就像是筛子,总会筛选出对应的心仪人群。”听到这番话,林明亮算是明白了。而方继东更是眼神雪亮,只觉得有一种伯牙与子期,知音难觅的感觉。另一边的谢宝禄,听到苏清风的分析,他顿时也来劲了。就见他笑着说,“小苏懂的东西确实不少,感觉什么话,都能多少说两句,倒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同志了,见识面还是挺广的。”苏清风佯装羞涩。谢宝禄看他这副样子,嘴角微微一抽。你丫的,还能装得再假一点吗?谢宝禄故意道,“那我问你,咱们这些中式糕点,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啥?”这个问题,苏清风想了许久。他其实对于白案功夫,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他会吃啊。于是他便开口,“我不是很擅长白案,但是单从一个吃客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中式糕点,最重要的就是猪油的使用和内馅的制作。”“中式糕点不像是西式糕点,都是用黄油。咱们大多时候,用的都是猪油。原因就在于,猪油比素油香,而且起酥效果特别好,同时还能够增加糕点的柔润度,简直就是一举多得。”听完后,谢宝禄沉默了良久,最终只问了苏清风一句话,“你真不会白案?”苏清风摇头。谢宝禄又问,“你就没考虑过……转型当白案师傅?”方继东露出了一个微笑,高高举起手中的菜刀。谢宝禄看到这一幕,顿时不敢再说什么了,缩着脑袋,又开始制作自己的枣泥酥。要命!忘记这里还有一个四级的红案大师傅。这还真是官大两级压死人啊。苏清风此时已经把处理干净的大肠煮熟了。再起油锅,宽油,大肠滑入锅中,被炸至金黄焦脆后,再捞出控油。随后便是苏清风最擅长的调味环节了。他将葱姜蒜末爆炒,随后加入酱油、食盐增味,一勺白糖提鲜,倒入两勺料酒去腥,辅以少量的白醋或者陈醋,最后倒入小半碗清水。在大火翻炒下,汤汁逐渐冒出一个个的泡泡,泡泡破碎的那一刹,就能感觉到一股浓郁的香味,在向外弥漫。方继东闻到这味道,讶异地看了苏清风一眼,再一次确定了心中的猜想。这小子……在调味方面,那是真的有点天赋的。而且这天赋还不是一般的高。他的心中有点蠢蠢欲动。说实话,他还没教过这样的徒弟。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啊。此时,苏清风已经完全投入到九转大肠的烹饪阶段,他的一系列动作,宛若行云流水。在心无旁骛的这种……近似于心流的条件下,他隐隐有所感悟,就好像身前有着这么一道屏障,薄如宣纸,几近透明,可他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简单地说,就是差了那临门一脚。看着锅中的九转大肠,慢火煨制,后又放肉桂粉、胡椒粉、砂仁粉大火收汁。这其中还有许多调料,是国营饭店没有的,还是苏清风从小挎包中,掏出调料来,这才完成现实中的第一次九转大肠。他看着面板上评级——两颗星,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失落和不甘心。明明这一次,他觉得,已经完美地复刻了教学中的任何一种细节,但是依旧无法达到现阶段的天花板——三星。据苏清风猜想,一来是食材的问题,二来……估计还是他自身水平的原因。眼看苏清风脸色忧郁,颇有种想要长吁短叹的感觉,林明亮还以为他做的不咋好吃,没达到想象中的程度。他偷偷夹了一筷子,尝了口。顿时,惊为天人!

他再看苏清风脸上的愁意,只觉得这货简直太会打击人了。这水平,这味道,还不够好?方继东见状,也凑过来尝了口。一边咀嚼,他一边点头,“味道上确实不错,以你这个年纪,能做出这样的菜来,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苏清风点了点头,但却没说话。方继东更觉得,这小子适合吃这碗饭。作为手艺人,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进取,追求完美。显然,苏清风就有这样的特性。想了想,方继东突然抛出一个问题来,“你觉得食材重要吗?”这是当然的。没食材还怎么做饭?苏清风点了点头。本以为方继东会就此说下去,谁知道,他又莫名其妙地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你知道,想要成为尖端厨师的因素是什么吗?”苏清风思忖片刻,看着锅里慢炖的九转肥肠,开口道,“懂食材。无论是药膳还是美食,都需要了解食材和药材的原产地、年份和烹饪要点。”方继东点点头,不置可否,“还有呢?”“还有……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