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花钿(1 / 2)

加入书签

翻了牌子又原样退回永和宫,慧妃当然要闹。

十四五岁花骨朵似的女孩子,身量瘦弱单薄,雪白一张巴掌大的小瓜子脸儿,捂在帕子里,在慈禧太后面前呜呜咽咽地哭,说皇帝如何令她没脸面。任谁看了不觉得她可怜。

慈禧怒道:“欺人太甚!”又骂她:“在我面前哭什么哭!有能耐哭给皇帝看去!把皇帝哭回你房里才算你本事!没用的东西,人都到了屋里,还留不下!”

吓得富察玉洁又想哭,又不敢哭,抽抽噎噎,想打嗝只能强压着。

慈禧嫌弃地看了她一眼,向李连英使个眼色。

李连英便捧了个匣子出来。

慈禧道:“下回再服侍皇帝,你用上。若用上这个你还留不住他一夜,你这辈子就做个老女儿死在冷宫里吧。”

怎知接下来一个多月,皇帝再没翻过慧妃的牌子。

倒是点了景仁宫两次,一次给了珣嫔,一次给了瑜嫔。

虽然仿佛打卯应事一般,但到底强过没有。

如此,更衬得永和宫不受待见。

宫里人拜高踩低,只因知道慧妃背后有慈禧太后撑腰,才没敢在慧妃面前撒野。但比起慧妃刚入宫风光无限的时候,伺候得明显敷衍许多。

渐渐有人去储秀宫走门道巴结。

梅香私下里笑向蕴珊道:“古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上专宠主子,连带着奴婢面上也有光,走到哪儿都有人来讨好。”

蕴珊道:“你同这些人,做做面上功夫就好。真正去寻些人品忠直的,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哎,是。”梅香答应着,心里却暗叹主子单纯:为奴为婢,宫女太监,都是夹缝里求生存。夹缝里总共就那么几个米粒儿,“人品忠直的”早都不是饿死、便是被人背锅,哪里能寻得到。

初陪着蕴珊进宫时,梅香与蕴珊一样心思偏简单。但后来,她日常打交道的都是这些下人们,到底比蕴珊尝过更多宫里的世态炎凉,看得清人心丑恶,也就不再像蕴珊那样飘在云上。

皇帝的宠爱,像是个花盆,把主子这朵花栽进了花盆里,自然不知道花盆外面的水土如何。

“如此也好。”她想。她盼着主子能享福,盼着主子永远都不用理会这些。

三月,春暖花开。午后,蕴珊迷迷糊糊在院子里大海棠树荫下一把躺椅上打盹,不知昏沉了多久,强睁开眼,感觉身边多了个人,她猛然惊醒,定一定神,见是载淳叉着腿坐在她旁边的石凳上。

蕴珊忙起身要请安,载淳按住她手道:“免礼。若困就再睡会儿。冷不冷?抱你回屋去?”

蕴珊摇摇头,坐起来道:“不睡了,下午该去两宫皇太后那里请安的。皇上不是还有课么?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载淳笑道:“翁同龢身子抱恙,我让他先回去休养,我便到你这里来了。你不知道,犟老头非要坚持,我硬是‘开恩’,开了好几遍‘隆恩’,才给撵回去的。”

蕴珊笑着抬手捏一捏他鼻尖,小声促狭地笑道:“师傅身子不好,我怎么看着皇上不像是担心他,反倒暗暗高兴呢?”

载淳握住她手腕,低头亲亲手背,笑着冲她“嘘——”又道:“我今儿得了好东西,放在你身上了。”

“咦?在哪里?”蕴珊忙低头翻看衣裳,找了一会儿抬头见载淳一对黑眼睛望着她,狡黠地笑成弯弯的月牙儿,瞬间猜到,一面往头上脸上摸,一面叫人拿镜子来。

梅香拿一把手柄上镶钟表的西洋靶镜来,蕴珊对镜一照,只见两道柳眉之间,绽开一朵红艳艳的五瓣梅花。

她上手摸去,惊讶道:“呀,竟是花钿。怎的这么轻薄?我都没有知觉,还以为是皇上画上去的。”

“我画哪能画得那么好看。”载淳起身坐到榻上去,揽着她肩头冲镜中得意笑道:“献了那么多宝,总算有一样是让咱们皇后娘娘惊奇的。是西洋的玩意儿,也不知是什么做的。似金箔,又不是金箔,稀奇古怪。原本是一大张,我看这质地,心想或许剪成花钿是好的,吩咐内务府做去,没想到竟然真成了。”

蕴珊一面新奇地对镜仔细打量,一面笑问道:“本朝妇女不爱花钿,宫里也不常用,皇上怎么知道花钿这东西?”

载淳便卖弄道:“岂不闻《太平御览》里说,南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蕴珊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这种段落,他倒是背诵得如此流利,一字不差。可知他其实是头脑极聪明的。

蕴珊柔声劝谏道:“皇上看《太平御览》,怎么能不多学书里头治国兴邦的道理,只记得这些深宫妇人的物什?而且,咱们一味只从西洋买进这些东西,却不买造这些东西的机器和技艺,那岂不是年年买、年年将银钱送给西人?况且咱们各地办洋务、练水师,花钱如流水,户部和各地督抚年年喊穷,到处都向百姓加税厘,怎么好再将公帑花费在这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